那年,黄灿灿和张振的故事,是校园里的“偶像剧”。一个是武汉大学篮球队的骄傲,强势又阳光;一个是高颜值的“女神”,温婉而灵动。两个人不光谈起了恋爱,还成了校园的传奇。每次在操场上看到张振挥汗如雨,总能看到黄灿灿站在一旁,或温柔微笑,或认真地拍照。他们的感情,是整个大学羡慕的对象,但这样的童话似乎很难走到遥远的现实里。
对于黄灿灿来说,那个时期,她的世界还停留在校园;她想着毕业后的爱情故事,想着一直在张振身边的生活。但张振或许从一开始就在走另一条路。他是个话少的人,专注于篮球这块。他曾在一次省级比赛中拿到优秀运动员的荣誉,也是所在校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可篮球并不是普通爱好,它和黄灿灿的娱乐行业一样,意味着拼搏、选择,以及注定要经历的疏离。
大学几年,他们步调一致,彼此鼓励,直到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异地生活让他们开始出现细小但无法忽视的裂缝。黄灿灿出演了人生第一部电影《爱情麻辣烫之情定AI》,电影虽然没有大火,但她的表现让很多人看到这个清纯元气的女生在认真转型。而后,她还参加了综艺《演员请就位》,在里面挑战了不少拿捏情感的内心戏。有人说,黄灿灿虽然还在成长,但她的愿望清晰:要专业地好好做演员。
张振的世界则完全不同。走出校园,离开篮球的一片天地,他成了一位普通的工作者。曾经校队的荣光,似乎成为了过去式。与此同时,他的责任清单逐渐加长,而爱情却慢慢从生活的主线里退场。或许他是真的忙,或许他真的相信感情终究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他们陷入一种别扭的状态:两个人在不同城市,隔着屏幕和电话互动。黄灿灿在综艺《我家那闺女》里提到过自己发消息等回复的过程,“他回复得慢,我懂,因为他有他的世界,不需要我去闯进去。”其实,这么一句话里有很多层意思。她不是不知道张振早就把重点放在了别处,但她依然试图包容这种冷淡,因为她还爱着,不想去逼他。
但现实是很残酷的。那些电话和屏幕,以及黄灿灿叠加的工作压力,以及张振逐渐忽略的责任,都让这段感情快速脱轨。有人说,这是成年人的必然;还有人感慨,爱情在异地时总让人失能。看似还能走下去,但这种不被对方优先的遗憾心情,早晚是杀死彼此连接的原因。一场相爱终将消耗殆尽的过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大吵或绝裂,只是慢慢地明白“就到这了”。
他们分手的消息传开时,不少人感叹,这是什么剧本?甚至有人拿他们和陈绮贞与钟成虎的校园恋情对比。后者也是从大学开始的爱情,在一起多年,结局却因理念分歧而遗憾收场。校园这种地方,总有一种气质——美好、单纯,是再也不会遇到的年代。但这种美好和现实环境之间似乎构成了一种不得调和的矛盾,就像很多从校园甜蜜到分道扬镳的情侣一样,无数感情在理想与现实中被拆解。
然而,这种遗憾并不绝对。比如,张馨月与林峰曾经也是异地恋,但他们做到了频繁见面,彼此支持,还在感情里找到成熟的耐心。结局是修复感情危机,步入婚姻。这对比黄灿灿和张振亲手磨灭爱情,真是天壤之别。
如果可以,我们似乎总是希望爱应该有更好的结局。但我们也越来越发现,有些时候,青春里的遗憾,不只是故事的结尾,更是成长的过程。黄灿灿的努力从未停止,她身上的清纯标志逐步被更多职业化表现取代——人们说,她开始有了演员的样子。张振也还在生活的路上前行,他看似平淡的选择背后或许也是一种沉稳,他无法立刻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好,但至少选择了对他更轻松的路径。
所以,这故事大概没有绝对的错,只有不同人的步调与无法重叠的步伐。至于遗憾,它也未必就是一个坏东西。有时候,它像一面镜子,告诉你年轻时的爱多么美好,但却又让你不得不承认,它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太过脆弱。或许这道理,有些人早早懂,有些人后来才明白;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遗憾,走过这样的爱情,然后在某一天想起它时,微微笑着,无声告别。
配资公司合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